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961.0万人次,同比下降10.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同比下降12.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5.6%。
随着北京、上海等主要客源地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各地根据《关于加强疫情防控 科学精准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通知》陆续恢复“跨省游”,贯彻落实旅游惠民和助企纾困政策,旅游消费逐步转向稳步扩张。业界预计,端午节假期可能成为2022年度旅游经济运行止跌回升的转折点,并为今年暑期和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奠定稳中向好、好中向优的市场基础,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游客出游半径有所扩大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介绍,从出游距离、目的地游憩半径和消费活跃度看,对比此前的清明节和劳动节假期,端午节假日旅游市场呈现明显扩张。各地普遍呈现市场回暖迹象,有效提升了全国旅游市场的区域均衡度。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端午假日期间,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07.9公里,较今年劳动节假日提高8.3%;游客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7.6公里,较今年劳动节假期提高26.1%。假日期间省内游客占比92.4%,与劳动节假期相比无明显变化。农村居民出游率3.4%,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占全国国内出游总人数的20.1%。游客满意度79.2,处“基本满意”水平。
旅游平台数据也显示了旅游经济的回暖。同程旅行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期国内酒店预订间夜量较劳动节假期上涨31%,机票平均价格较劳动节假期上涨48%。携程集团报告显示,端午节假期国内跨省团队游在跟团游业务中的占比接近80%,较今年清明节假期增幅超过20%,较劳动节假期增长近10%,达到近3个月以来的峰值。
随着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长三角各大城市的旅游热度快速上涨。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在端午假期国内出游热度增长最快的10座城市中,长三角城市占到半数。
本地游、周边游、自驾游仍然是节假日旅游市场的主流,户外、露营、非遗活化、酒店微度假等产品成为热门选择。自驾出行是家庭和自助旅游者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与此相关的高速公路、风景道、服务区、汽车营地、汽车影院等空间场所和服务项目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端午节假期旅游消费的增长仍滞后于出游人次的扩张,但两者之间的差距较清明节假期和劳动节假期明显缩小。
文化休闲消费更加活跃
与清明节、劳动节假期相比,端午节假期各类线下活动明显增多,各地争相在传统的旅游空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惠民”“文娱惠民”“非遗惠民”活动。龙舟比赛、汉服游园以及包粽子、香包制作等体验类活动,融“传统文化风俗”于“旅游度假场景”,为游客的文化旅游提供更多消费选择。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专项调查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日期间,公共文化场馆、都市商圈、景区、市内公园进行文化休闲的受访者分别占比29.7%、47.7%、44.9%、23.0%,游客倾向于在相对开阔区域参与文化活动。
人们在旅游消费上也愿意支出更多。受疫情防控影响,27.8%的游客和居民出行安全费用支出增加、18.8%的受访者愿意为安全性更好的旅游产品付费。
同时,人们也调整了旅游休闲活动内容,自驾、亲子、露营、酒店微度假等产品是热门选择,亲子家庭“组团遛娃”仍受更多人青睐。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数据显示,随着户外露营、采摘等旅游休闲热度增加,43.2%的受访者表示调整了活动内容,从聚集活动变为开阔区的野餐、露营等。游客消费偏好的改变促进了户外服饰、户外装备、便携娱乐设备等行前消费增加。
携程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期前两日,携程平台的民宿日均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高出近10%,与今年清明节假期的前两日相比,民宿日均订单量增加了57%。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假期城市周边的民宿和露营关注度持续升温,民宿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4%,露营搜索热度环比上涨54%。
旅游消费和市场仍需进一步激活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致宁认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复苏,端午假期或成为今年国内旅游市场实现企稳回升的重要转折点,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积蓄已久的旅游消费潜力或将在暑期旅游旺季得到加速释放。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也认为:“端午小长假的回暖态势为旅游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在利好政策等多重条件的推动下,预计暑期旅游市场有望在复苏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戴斌进一步分析指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科学研判形势先后出台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主要政策取向是释放需求和保障供给——跨省游“熔断”机制调整是需求侧发力,有序增加国内国际航班;制订便利外企人员往来措施则是供给侧保障。地方政府也在围绕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做文章,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宣传推广和商业环境营造,有力保障了端午节假日旅游市场的复苏回暖和有序运行。
另一方面,专家指出,若仅仅单纯依靠政府的金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没有足够的旅游消费和市场支撑,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在线旅行商、旅游住宿、旅游景区、主题公园、度假区和旅游演艺企业容易“空转”。
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奇创旅游集团旅游产业研究院资深专家任国才认为,对旅游业的“纾困帮扶”,最重要的是让游客“安全地流动起来”。各地要进一步出台精准高效的流动防控技术措施,加快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疫情数据的共享;景区、目的地和旅行社也要充分利用好政策机遇,主要谋求探索、创新。
戴斌认为,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创新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旅游集团、中型专业公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是旅游业短期复苏和长期向好必须依靠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有生力量。“当且仅当行政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聚集在唤醒大众旅游意识和保障人民旅游权利的旗帜下,同行在智慧旅游、绿色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才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业的不可逆转的复苏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陈爱平)